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

非手术治疗

编辑

1岁以下的婴儿随着腹肌的增强,腹股沟疝有自愈的可能,可以暂不手术。此外,因年老体弱等原因不能耐受手术者也可选择疝带压迫的保守治疗。[1]

手术治疗

编辑

1岁以上的儿童以及成人极少有自愈的机会,药物治疗对腹股沟疝无效,一般主张诊断明确后即行手术修补。对于有便秘、咳嗽、排尿困难等腹压增高的情况,应于术前先行处理。

常见的手术方式如下:[1][3][13]

疝囊高位结扎术

编辑

显露疝囊颈,予以高位结扎或贯穿缝合,然后切除疝囊。对于婴幼儿而言,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就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传统疝修补术

编辑

在疝囊高位结扎的基础上,再加强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称为疝修补术。

Bassini术式:在精索后方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与切开的腹横筋膜上下两页共同缝合至腹股沟韧带上,即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由意大利外科医生Edoardo Bassini(英语:Edoardo Bassini)于1887年所开创,这是最经典的疝修补术。

McVay术式:在精索后方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合至耻骨梳韧带上,可同时封闭股管入口,防止股疝的发生。最初由Lotheissen所创,而由McVay加以推广。

Shouldice术式:将腹横筋膜切开后多重重叠缝合,再在精索后方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合至腹股沟韧带上。由加拿大医生Edward Shouldice所创,已成为最受推崇的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14]

Nyhus术式:前述的几种术式都是腹股沟管前进行手术操作,即前进路(anterior approach),而利用腹膜前间隙进行手术操作的后进路(posterior approach)则在临床上使用较少。这一方法最早由英国Annandale于1886年提出,一直未引起重视。Nyhus对该技术做了改进并大量应用于临床,于1960年做了相关报道。Nyhus提出,这一方法特别适合曾经采用前进路进行手术,后又复发的患者,因为后进路可以避开前次手术形成的瘢痕组织。

无张力疝修补术

编辑

聚丙烯制造的补片,左为预成形的网塞和补片,右为大张补片,术中根据具体情况修剪

传统疝修补术都存在缝合张力大等缺点,使用人工合成纤维(常见为聚丙烯、膨体聚四氟乙烯)制成的网状补片(surgical meshes)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可有效防止疝的复发。常见以下几种术式:

Lichtenstein单纯网片修补术:美国医生Irving Lichtenstein于1986年首次提出无张力疝成形术(Tension-free Hernioplasty)的概念。其方法是只用1张网状补片缝合固定于腹股沟管后壁。

预成形网塞加补片修补术:在Lichtenstein术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方法是将网状补片卷成一锥状体置于内环(斜疝)或腹壁缺损处(直疝),然后再按Lichtenstein术式操作。最早由Lichtenstein等人提出,后Bard公司(英语:C. R. Bard)制成预成形(PreFix)锥状网塞,1993年美国Rutkow和Robbins将该术式标准化,现已成为应用最多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式。

使用双层修补装置的术式:美国Gilbert于20世纪80年代设计出双层立体的补片,内层置于腹膜前间隙,外侧置于腹股沟管后壁,两者之间的连接部分则通过内环或腹壁缺损处。这种补片后由强生爱惜康公司制造,称为普理灵疝装置(Prolene Hernia System,PHS),故这种术式常以PHS作为名称。

Stoppa术式:Stoppa术式的正式名称是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Giant Prosthetic Reinforce of the Visceral Sac, GPRVS),由法国Stoppa于1969年开创。主要用于巨大疝、双侧复合疝等。

Kugel术式:美国Kugel于20世纪90年代初设计了一种新型补片及相关术式。这一术式采用后进路将补片置于腹膜前间隙。

腹腔镜疝修补术

编辑

1979年,Ger首次将腹腔镜技术引入疝外科,在90年代后,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普及,也推动了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发展。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对传统疝修补术,尚无明显优势。

单纯内环口关闭法(Ring Closure Techinque,RCT):由Ger于1982年完成,是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最初术式,其实质是腹腔镜下的疝囊高位结扎术,现已很少人采用。

经腹腔内法(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 technique,IPOM):Fitzgibbons于1991年首先报道。其方法是将补片放入腹腔的腹膜内面,直接覆盖缺损。由于补片与腹腔内脏器、组织直接接触,容易导致肠粘连,现已很少采用。

经腹膜前法(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approach,TAPA或TAPP):经腹腔在腹股沟缺损上方切开腹膜,置入补片后缝合腹膜。

完全经腹膜外法(totally extraperitoneal approach,TEA或TEP):利用腹膜前间隙进行操作,不进入腹腔。

术后并发症

编辑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

伤口感染

精索及睾丸的并发症:射精障碍、缺血性睾丸炎、睾丸萎缩

腹股沟区慢性疼痛

关于作者: admin

相关推荐

Faker:不要纠结D闪还是F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
miui申请内测通过后要等多久

miui申请内测通过后要等多久

365平台官方版下载 07-19
【科普文章】USDT 一直掉价,到底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