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情深 音乐路如影随形 伟菘偲菘闯乐坛40年

兄弟情深 音乐路如影随形  伟菘偲菘闯乐坛40年

双胞胎兄弟李伟菘(右)和李偲菘踏入歌坛40载。(受访者提供)

(新加坡讯)1984年,18岁双胞胎兄弟李伟菘和李偲菘参加新加坡广播局首部电视剧《雾锁南洋》征集主题曲比赛,自此踏入歌坛。一转眼,音乐旅程已经40载。

子曰:四十而不惑。人生有多少个40年?若坚持在同一条路走上40年,是否就不再迷惑?记者列出外界的一些迷思,请兄弟俩来“解惑”。

迷思1:肥水不流外人田

从呱呱坠地那刻起,两兄弟就形影不离。小时候,开裁缝学院的母亲常为他们量身定做一模一样的衣服。1985年,李伟菘夺得《斗歌竞艺》冠军后,与弟弟偲菘组成双人团体,以歌手身份出道。

1993年后,两兄弟退居幕后,一起经营录音室做音乐,更一起开办李伟菘音乐学院。

本地音乐人李伟菘(右)、李偲菘孪生兄弟的童年照。(档案照)

接受《联合早报》线上专访时,两人分别在北京和上海,隔着荧幕向他们抛出“是否曾想过要自立门户?”一题,他们异口同声否认有过如此念头,反倒感恩音乐旅程中有彼此的存在。

李伟菘认为和弟弟一起做音乐,有互补作用,也是一种良性竞争,“当我看他写了一首很好听的歌,就会激发我创作的欲望。”李伟菘举例,恰逢入行40周年他们计划出版一本曲谱,出版社向他反馈须要修改的部分,“每次我修到偲菘的歌时,觉得很好听,就会突然有种动力(去创作)!”

李偲菘也自认幸运,有个哥哥可以和他并肩作战,并透露创作初期,两人其实是一起写歌的,“一开始觉得双胞胎一起写歌,应该很特别、好玩,但写着写着就开始吵架起争执。后来才发现,我们都没错,只是因为性格不同,(创作的)风格也不同。”

李伟菘、偲菘曾组成双人团体,以歌手身份出道。(取自李偲菘IG、受访者提供)

结伴闯荡互相依靠

正因为看见彼此的不同,他们“因祸得福”,找到了专属于他们的合作方式。李偲菘解释:“在制作专辑时,我们知道怎么分配比较恰当。我们会分工,让一张专辑听起来更丰富。我们也会互相当彼此的制作人,他会用我的风格来引导我,不会用他自己的方式,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一起讨论、成长。”

李伟菘自我剖析,他的作品给人憧憬、自由自在的感觉,如孙燕姿的《我要的幸福》;弟弟则擅长为歌手量身打造适合他们曲风的旋律,如萧敬腾的《王妃》、林忆莲的《听说爱情回来过》。当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放在同张专辑里,不但不会突兀,反而产生很好的化学效应。

原来并非肥水不流外人田,而是一加一大于二,早已认定彼此是最佳拍档。

兄弟结伴闯荡,有哪些时刻觉得有对方在真好?李伟菘分享,有段时间他工作量太大患病却不自知,“我一直在哭,我记得有次隔天要飞香港工作,前一晚也在哭,偲菘抱着我说‘你是个Mr. Yes,不管多辛苦你都会说好。你要学会说不,你要告诉人家为什么不。’隔天我没上飞机,拨电给那名歌手说明我的情况。从偲菘身上学会说不,真的真的很感谢他。”

反之,会否有觉得对方很烦的时候?李偲菘不打自招:“我经常喜欢唠叨他,他觉得我很烦。”李伟菘接着说:“对!他很喜欢念念念……都是些很日常的事情。”怎么一个人吃饭?怎么不运动?这些都是弟弟挂心哥哥的事情。

李伟菘(左)和李偲菘从未想过要自立门户,认定彼此是最佳搭档。(受访者提供)

迷思2: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

这对孪生兄弟七八岁时,李爸爸就开始让他们学钢琴。李爸爸2018年受访时曾告诉本报:“当时觉得甘榜的环境有些复杂,担心他们学坏,就让他们学音乐。”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两人成为新加坡乃至华语乐坛的知名音乐人,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歌曲,也成为了莘莘学子口中的老师。

李偲菘忆述童年,说自从他们学了音乐后,连学校假期也都没有出去玩,反倒待在家听音乐、练琴。换言之,音乐真的如父亲所愿,把他们出外乱交朋友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成家晋升人父后,李偲菘也让自己两个儿子从小学钢琴,一直学到中学,才让他们决定要不要继续。“我们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自然也认同音乐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有所帮助。”

李偲菘(左)让儿子李庭光从小学钢琴。(档案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于作者: admin

相关推荐

Yoobao羽博充电宝怎么样?羽博充电宝的优点和缺点
快到碗里来,是什么意思?

快到碗里来,是什么意思?

beat365官方app最新版 09-03
王者荣耀哪个位置最易上分?解析五大位置优劣